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

有著童年受暴的經歷者,通常都會有著能夠被人們支持、認同、需要的願望。

以下是我對電影”小丑”的深入分析,涉及些微據透,請未看小丑者自行抉擇是否要被劇透。
 
 
 
 
有著童年受暴的經歷者,通常都會有著能夠被人們支持、認同、需要的願望。
 
就如同這篇文章(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70952)所談的,我在看完小丑這部電影後,我看到的重點其實不是影片中拍出的,小丑被歧視、霸凌的過程,反而沒有拍出的,小丑童年的受虐、受暴經歷,才是我關注的,一個人的童年是否有受虐、受暴,才會導致一個人在精神層面上是否會有著強烈被需要、被認同的需求,影片一開始小丑就已經在服藥,但在還未服藥前他經歷了什麼?
 
我們知道了他小時候受虐、受暴,知道了他服藥後的一些無法自制的行為導致受歧視、霸凌、疏離,那麼在這之間的青年時期,脫離幼年的受虐、受暴後,他是為何開始服藥的?是如何的成為影片中服著多種藥物的中年?
 
當初吃藥時,藥物是在抑制痛苦,還是在抑制已經出現的無法自制行為?
如果是後者,那我們只能很遺憾的感慨他有著相當地獄的童年,導致青年時期就已經有無法自制的行為,但如果是前者,那麼是什麼讓青年的他那麼痛苦?
 
從小丑的願望可以看到,他渴望著被需要、被認同,從小丑的戀愛想像,也能發現到他渴望著被伴侶支持,而受虐、受暴的童年,會比缺乏被愛的童年,更加的渴望被需要、被認同,更加的渴望伴侶、友人的支持,而當這些無法被滿足,就會比有著普通童年的人,更加感到痛苦,因為從小就被言語、肢體暴力式的否定,強烈的感到自己不該存在在這世界上,所以比起長大後能夠安於自己的狀態的常人,從小受暴的人是無法在長大後輕易的滿足於自己的狀態的,他們無時無刻在意著索求著他人的支持、認同、肯定,好讓自己感受到被需要,感受到自己活著是有意義的,而不是小時候那些施暴者所讓自己感受到的那麼不值得存在。
 
跟單純童年缺乏被愛者不一樣,童年受暴者雖然大多童年也缺乏被愛,但童年受暴者多出了強烈被需要、被認同、被肯定的需求,這些不只是被愛就能夠解決的。
 
我也有著童年受暴的經歷,就算家人或許是因為愛我才打我,用打罵當作教育方式,但是我能感受到跟小丑一樣的感受,我能懂小丑在吃藥前的痛苦,我發現自己就算被愛著,也無法完全的滿足,我感受到思想上的孤寂,就如同小丑渴望有人能夠好好聽他在講些什麼,去理解他的想法,去跟他交流想法,去認同他的想法,去支持、肯定他的想法,去需要他的存在,進一步表示的是,渴望被理解、被認同、被肯定,以及最終被需要。
 
有著童年受暴的經歷者,通常都會有著能夠被人們支持、認同、需要的願望,所以小丑想當成名的諧星,而我想當被認同的思想家,甚至賢者,跟普通人不一樣的是,普通人在無法滿足成名的願望時,不會那麼在意到感受到強烈痛苦,也不會為了願望放棄其他工作跟生存的選項,然而對有著童年受暴的經歷者來說,完成願望是人生意義,是活下去的價值,是投入大量時間、就算自己不合適也想達成的,而在這條路上不順遂的痛苦,是能夠另尋道路的常人的很多倍,能成名的人很少,小丑或許就是因此痛苦的開始吃藥,這是我個人的猜測,我能看到小丑被歧視、霸凌之前的痛苦,我能懂童年受暴者在追尋什麼,這部”小丑”讓我感觸很深。
 
希望我的分析,能夠幫助到同樣感觸很深的人,意識到或許,童年受暴是很重要的成因,知道自己為何變成如此痛苦,是自我治療所需的起頭。
 
 
 
其他面相的心得:
1.小丑很明顯的無法在傷害他人的笑話中笑出來,很多笑話都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,這點我很早以前也有感受到,也和我的新家人聊過這點,而且發現就算自嘲,使用的詞彙背後的刻板印象,也可能是某種歧視跟傷害,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很難用開玩笑、笑話來讓人輕鬆,因此導致自己顯得很理性,不會去使用笑話,也很難隨意笑出來,就算不小心笑了,也會去反思這真的好笑嗎。
 
2.就算有著英雄存在,能夠阻止亞瑟被暴力對待,哀傷的是,如果英雄只能解決犯罪,霸凌,暴力,那麼亞瑟一樣會被排斥,歧視,孤單,沒人在意,沒人認同,沒人傾聽,亞瑟一樣會走上吃藥,而且就算沒有因為暴力而成為小丑傷人,一樣活在無法自制的笑(我認為是吃藥導致無法自制的笑,藥可能會損傷腦部。)與痛苦之中,這些不是英雄能夠解決的,而是要出現認同他,傾聽他,理解他,支持他,愛他的人。
 
英雄能夠做到什麼樣的程度,是我比較不懂的地方,這世界黑暗的不會只有暴力、犯罪、霸凌,像是家暴、非肢體的言語、精神暴力、小孩被當實現自己慾望的工具般培養、高度貧富不均、勞動剝削、找不到工作挨餓、高工時過勞、公地悲劇、空汙廢水汙然、生產過量、浪費食物(剩食被丟棄問題)、垃圾過量、過度捕撈開墾、農藥除草劑等,讓人生活環境更糟更痛苦的黑暗實在太多,所以若是英雄只是不殺人的去防止暴力、犯罪、霸凌,那麼這樣的希望、信仰,真的用處不大,只是讓亞瑟可能不會因為暴力而變小丑,但亞瑟一樣會痛苦到去吃藥,一樣會被排斥、疏離,如果最後連工作都沒了也找不到了,因為有英雄所以沒有暴力事件,那麼亞瑟或許會選擇不傷人的自殺。QQ
 
就算亞瑟的劇情中有個防止暴力的英雄存在,亞瑟一樣可能走向自殺,我會比較傾向於認為,那種英雄帶來的希望、信仰,不會比社會制度改革、資本主義改革重要,而參與在這些改革中的每位貢獻者,都是我心中覺得真正的英雄。 防止暴力只是在收拾殘局,改革才是在解決成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